同位素(英语:Isotope)是某种特定化学元素之下的不同种类。同一种元素下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相同质子数目,但中子数目不同。这些同位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占有同一个位置,因此得名。
例如氢元素中的氕(氢-1)、氘(氢-2)和氚(氢-3),它们原子核中都有1个质子,但是它们的原子核中分别有0个中子、1个中子及2个中子,所以它们三者互为同位素。
每一种元素都有着多种同位素,其中大多具有放射性,称为放射性同位素,例如氚、碳-14、钾-40、钴-60和碘-131等。若某元素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,则该元素会被称为放射性元素,如铀、镭和氡等。
历史
弗雷德里克·索迪借由衰变链分析,在1912年证实同位素存在。
约瑟夫·汤姆孙在1913年首次发现稳定元素同位素的证据。弗朗西斯·阿斯顿通过实验,证明了氖的两种同位素的存在。
用途
可用于部分身体结构的检验,及检测历史物品的历史年分。
参考文献
Thomson, J. J. XIX. Further experiments on positive rays. Philosophical Magazine Series 6. 1912, 24(140): 209. doi:10.1080/14786440808637325.
Thomson, J. J. LXXXIII. Rays of positive electricity. Philosophical Magazine Series 6. 1910, 20(118): 752. doi:10.1080/14786441008636962.
参看
资料专题:同位素参看